您知道吗?我国每年有多达860万吨罐头销往一百多个国家,位列全球第一,这是多么令人骄傲的成就。
然而,您身边有多少人会把罐头当成家常菜?恐怕很少或者说压根没有,因为我们的年消费量仅0.2公斤,还不如西方的零头。
从第一个罐头生产线在中国启动的那一刻起,就被注定了一个双重身份:一方面,它是一个极具潜力的产业,背后是我国大量生产力;另一方面,它又像是被餐桌遗忘的“孤儿”。
在我国,罐头的生产与消费,像是生活中一个典型的“反差萌”,明明生产了全球最多的罐头,结果国内却几乎不吃。
这种“光生产不吃”的现象,背后不单单是产业链的对接问题,更是数十年社会、文化、经济的错位。
想象一下,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:早上,妈妈忙着给孩子准备早餐,锅里煮着粥,旁边是几样清炒的青菜和一盘切好的水果。
所有的食物似乎都带着一股“新鲜感”:水果是昨天刚买的,蔬菜是早市刚摘的,鱼和肉则是刚买回来的,切成片用蒸锅一蒸,色香味俱全。这些食物看似简单,但每一样都代表着家庭的健康与品质。
在厨房的某个角落,可能有那么一两瓶五彩斑斓的罐头,但它们并没有被邀请到这个餐桌上。妈妈对它们只是眼睛微微一瞥,没有了下文。
她曾经去超市时看到过罐头,有水果的也有腌菜的还有带鱼看起来诱人的番茄酱罐头。也考虑过,要不要买几罐放在家里,省得有时候忙到没时间做饭时。
但随即,她却犹豫了,贵!而且她总觉得里面的东西好像不新鲜,可能含有很多添加剂,吃了对身体不好。
这一幕,恰好说明了罐头在国内的一个最大困境:普通人家嫌弃它价格贵,而富人又嫌弃它低廉;再加上不是我们喜好的新鲜食材,连最普通的家庭主妇都选择了忽略它。
为何国外人钟情罐头,尤其是欧美国家?其实,欧美社会的这种文化并不是天生就有的。你得知道,罐头的“发家史”并不是一蹴而就的。
在18世纪末,法国海军在长期的跨洋航行中发现了自己的船员们经常营养不良,甚至会出现了大规模的败血症,死伤惨重。后来,连政府都要拿出上万的奖励寻求解决方法。
没想到,这个挑战的答案竟然是罐头食品的出现。一个叫阿培尔的人埋头苦干了十年,成功搞出来了罐头。
之后,欧洲大规模生产,迅速加入战时供应链,成为了各国军队的口粮。尤其是在二战期间,罐头因为其方便、耐储存,成为重要的军用物资。
此后,罐头的普及得到了逐步发展,进入了普普通通的家庭,并逐渐发展成了文化习惯,以至于家里没有几个罐头就像是厨房里没有食盐一样常见。
然而,它在我国的发展却并没这么平滑。尽管早在几千年前就有了同样技术的制作的过程,但始终没有推广开来。
在西方已经生产规模化百余年之后,罐头终于在20世纪初落地我国。但在半个多世纪的动荡中始终没形成规模,直到新中国才开始大力发展。
如今我们很多厂商,产品的种类也很丰富,但主要是用于出口的,国人对罐头的“排斥”似乎一直未曾改变。
为什么中国人宁可选择外卖,也不愿意选择罐头?大多数中国家庭中,新鲜食材的地位几乎无可撼动。无论是水果、蔬菜,还是肉类鱼类,大家一致认为,新鲜才是保障。
罐头食品的最大特点是长期储存,但正因为如此,它看似“脱离”了新鲜的印象,给人一种“过时”的感觉,国人对此有抵触情绪在所难免。
虽然罐头在生产的全部过程中被加热密封,不易变质,但消费者却依然觉得它“过于死板”,不像新鲜食材那么有活力。
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价格。虽然保质期远长于新鲜食材,但它的价格往往比更高。例如,一瓶普通的水果罐头价格不菲,而用这些钱能买更多的时令水果,而且口感更佳。
对于低收入人群来说,罐头食品显然没有太大的吸引力。尤其是当外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送到家门口,且价格相对合理时,罐头几乎就没有一点市场竞争力。
很多国人把罐头和“添加剂”划上了等号,这种看法至今依然大规模存在。实际上,许多现代制作的步骤中并未使用过多的添加剂,营养成分也不低。
这种误解的形成,与中国长期以来对食品安全的关注紧密关联。在没有充分了解和信任的情况下,人们会更倾向于选择“看得见、摸得着”的食物,而是“工业化”产物。
再加上,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,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,外卖行业迅速崛起。如今,不论是工作繁忙的白领,还是宅在家的年轻人,点外卖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。
更有趣的是,外卖平台提供的选择远超于罐头的种类——你几乎能找到任何想吃的食物,而大部分外卖选择便宜又快捷。
在这种局面下,罐头就被彻底“封印”。它成了“重口味”的调料、旅行时的应急食物,而不是家庭日常食谱的一部分。
在传统饮食上的习惯的根深蒂固,和价格与消费文化的双重影响下,罐头作为一种保鲜技术的创新,可能永远无法完全与人们心目中“新鲜食材”的地位相提并论。
不过好在,虽然大部分国人不爱,西方人却十分喜爱这样的产品。所以对我们的企业来说,努力生产出符合西方口味的罐头然后产品外销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。